蓝色产业持续壮大 海洋经济动能强劲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广袤无垠的海洋是我国富饶的资源宝库,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亮眼成绩背后,是我国自主创新,向海图强,将海洋经济发展走深走实的稳健步伐。
“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增长了3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我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海洋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
在福建福州连江县,“福鲍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上,工作人员轻按按钮,养殖箱便“乘电梯”浮出水面。该平台配备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渔民在岸上就能实时了解海上养殖情况。截至2024年底,福建已建成深水抗风浪网箱5300多口,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23个,深远海养殖规模居全国前列。
在浙江舟山一家海水淡化厂内,机器轰鸣,海水经反渗透膜过滤,逐渐分离出清澈的水流,经过处理的水样无色透明,闻不到丝毫异味。新装置投入使用后,水质接近纯净水标准,海岛居民喝上了优质淡水。据了解,该工厂进行全面设备更新,预计年节约电量达132万千瓦时、节能量达375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达721.13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从海洋渔业、船舶建造、海洋旅游,到海洋药物研发、深海矿产开采、深海基因资源利用;从海面到海底,从近海到远洋,向深远海进军,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能力的淬炼。
“深海探索开发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洋实力的重要标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双建表示,要加大深海科学认知和技术研发投入,将深海矿产等资源开发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进行布局,尽快完成深海产业链关键节点的自主可控和升级迭代。
当前,我国海洋科技创新驶入快车道,将深蓝潮涌处的丰富矿产、油气和生物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持续推动“碧海银滩”变身“金山银山”。
在山东日照南部海域,施工作业船舶平稳地锚定在目标孔位。钻探平台上,钻头精准探入海底,进行岩芯取样。“这个目标钻探点位于海面下25米深,整个锆石找矿靶区已完成钻探190米。”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快速识别与精准取样技术,不仅实现了靶区的精准预测,还实现了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迸发出更大的澎湃动力。近年来,我国持续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提升,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较2012年翻一番,体量不断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蓝色大海孕育无限机遇。“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推动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要加速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成效,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