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市场多元供给让夏日经济持续升温


从游览观光到项目体验,从都市风情到自然野趣,从观看演出到赛事经济……近期,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文旅市场快速升温,为夏日消费点燃新引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其中,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较快增长。
“近年来,文旅消费、服务消费在国民支出序列中的刚性特征明显,各地鼓励文旅产业打破边界,出现了‘文旅+百业’的新模式,这有利于促进消费持续增长。”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冯学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旅+”业态成了连接人们美好生活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纽带。
当前,越来越多人远离城市喧嚣,走进山野乡村。多地依托资源禀赋,打造出一批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场景,吸引游客来到田间地头,学习传统技艺、体验农家乐趣。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郝家窑村依托黄河湿地与神泉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游,吸引了众多游客来此品尝特色炖鱼,体验采摘葡萄的趣味。据了解,该村已发展出34家成熟的农家乐,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
在宁波宁海大佳何镇的一个“手作研学”小院里,学生们可以学习手工漆扇、竹编摆件、传统香包制作等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暑假期间该小院已接待80余批团队,学生达2000人次。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各地传统村落通过举办文体竞赛等多种活动,带动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加快发展,上半年共吸引游客超过2.93亿人次,带动消费约342.13亿元。
“当前,旅游市场分众化、圈层化消费特征明显,各细分领域文旅融合程度进一步增强,演唱会、赛事、主题街区等形式日益受人追捧,很多游客更倾向于‘一站式’的文旅消费体验。”冯学钢说。
今年夏天,随着多部影视剧热播,众多游客来到取景地“打卡”。面对大量客流,多地推出影视剧主题游线路,拉动消费持续增长。
在西安,随着《长安的荔枝》热播,主题街区专门布置荔枝树景观,游客在观景的同时还可以听“荔枝使”讲述剧中运送荔枝的故事,打造了沉浸式体验场景;在山东沂南,热播剧《生万物》取景地重现电视剧拍摄场景,还原剧中结婚、过年等喜庆场面,并为游客提供剧中演员同款服装,剧情氛围感拉满……
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多部影视剧热播之后,带动相关目的地搜索量环比增长超200%,超60%的“95后”游客会因影视剧选择目的地,带动包括妆造、美食等“剧中同款”销量翻倍增长。
演出、赛事带火一座座城,“演艺+文旅”“赛事+文旅”成了暑期旅游新趋势,为留住游客,各地纷纷打出“组合拳”。
在山东临沂,当地举办演唱会的同时,顺势推出“听歌游临沂”套餐,持全国任意场次演唱会门票可免费畅游龟蒙、云蒙等10家景区,24家景区推出折扣优惠政策,带动临沂重点A级以上景区游客量增长25%,拉动直接消费3.2亿元、综合消费4.6亿元。
在湖北武汉,“汉超”开踢,赛场内欢呼声不绝,第一轮比赛各赛区场均上座率达85%。赛事的火热带动文旅行业升温,当地线上线下多轮派发百万元体育消费券,形成了“足球+美食+文旅”的联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汉超”及配套活动已吸引约10万群众,拉动消费近3000万元。
“文旅行业‘长红’的本质是产业韧性、体验价值与治理效能的协同升级,以文化科技重塑核心吸引力,以全域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方能破解文旅市场从‘季节流量’到‘常年留量’的问题。”冯学钢认为,实现文旅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延长融合型产业链条,以“文旅+”推动产业链条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以文化底蕴增强游客黏性,以科技手段拓展消费场景;同时强化相关部门引导和全域统筹能力,实现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文旅市场多元供给让夏日经济持续升温
- 从游览观光到项目体验,从都市风情到自然野趣,从观看演出到赛事经济……近期,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文旅市场快速升温,为夏日消费点燃新引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 “DATA 之夜”:具身未来 向新绽放
- 中国数谷 今夜璀璨 8月28日 “2025数博会·DATA之夜” 在贵州贵阳震撼启幕 近200位与会嘉宾奔赴现场 “DATA之夜”成为了 全球数智领域精英代表思想碰撞 与产业对接的舞台 走进活动现场 科技感随处可见 人形机器人灵活穿梭 四足机器人平地奔跑 智能电动汽车跟随音乐起舞 具身智能的魅力在此绽放 数智前沿科技在此汇聚 与此同时 来自贵阳的咖啡香气 和“非遗”侗族大歌 为与会嘉宾 带来听觉与味觉的双重感官体验 由人民网和贵州大数据集团联合打造的 “王阳明”数字人 “穿越”500年时光 与主持人对话 人民网数字人白泽 运用AI技术 将每一位思辨人的观点 凝聚成“数据筑基·具身向新”的共识 “DATA之夜”的帷幕缓缓落下 但数据驱动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具身智能 未来已来.…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