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产业可持续发展 阿里巴巴发布《AI向善行动报告》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人民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焦磊)当前,AI正以前所未有的潜能重塑着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何确保AI始终沿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前行,保持“AI向善”的底色,成为社会与行业发展的热议话题。11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的《AI向善行动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提出“AI向善”的愿景,认为“AI向善”是技术走向成熟的试炼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信任的坚实桥梁。
报告发布团队认为,技术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可以实现有机统一。AI向善,从来都不是技术成熟后的锦上添花,而是贯穿技术演进的引导罗盘。应对挑战的最佳态度,不是在安全与发展之间摇摆,而应在发展中求解、主动将技术引向最能造福人类的方向。
据悉,《报告》提出“以人为本”的行动框架,基于安全可靠、隐私保护、普惠正直、可信可控、开放共治与绿色低碳这六个完整的价值观基座。结合阿里巴巴推出打拐“团圆”系统,到高德上线“轮椅导航”的一系列科技向善探索与实践,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董事长刘振飞认为,技术向善到AI向善,其实一脉相承。
“向善,必须是AI发展的‘第一性原理’。”刘振飞介绍,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夕,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联合高德地图发布“鹰眼守护”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云端AI实时分析车辆异常行为,在1公里范围内实现秒级预警。今年国庆假期预警超17.4亿次。
阿里巴巴集团公益总裁、阿里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表示,AI向善,归根到底是人的向善。AI作为智能的特殊属性,它要求我们能从原点就着手思考“AI向善”并行动。让AI站在“向善”的价值原点出发,共同将AI的巨大潜能,导向一个更可持续、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阿里云成立互联网行业第一个能源和碳研究团队,团队将聚焦于算电协同规划、新能源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开发、AI时代碳中和以及算力与能源协同出海等战略问题,支撑AI算力充沛、稳定、低价、绿色的能源获取。”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总经理王朝阳介绍。
据悉,阿里巴巴集团在2022年成立了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发布集团科技伦理准则等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建设并持续完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截至2025年3月31日,淘天集团、通义实验室、达摩院、AI business、钉钉、夸克等业务均已建立健全各自的科技伦理治理相关组织保障。
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所产业研究部高级工程师宋平认为,AI的规模化应用,是讨论AI“向善”的一个社会前提。“当前第一步是把人工智能推向更规模化的应用。只有先把它广泛地用起来,我们才能更好地讨论‘向善’这方面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并表示坚定开源开放路线,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连续八个季度,阿里云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在今年英伟达GTC大会上,黄仁勋讲演中也显示,2025年以来阿里通义千问Qwen已占据全球开源模型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