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十四五·十四物”系列报道之十二

一份保单托起家庭希望

人民网记者 黄盛
2025年11月02日13:26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温宿县的48岁吐尼沙·亚生来说,“既往病史”不再是她被保险拒之门外的原因。

在2024年得知“惠民保”可以“不问既往病史”参保后,吐尼沙·亚生毫不犹豫地为自己投了保。她不曾想到,这份仅花费100元的保单,竟在一年后成为她抗击病魔的“救命保障”。

2025年,吐尼沙·亚生因左肾衰竭接受切除手术,总医疗费用4.34万元,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仍需承担3.41万元。关键时刻,人保财险的工作人员送来了“惠民保”4300元理赔款。对她而言,这份保障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心理上的依靠——“不限既往病史”的设定,让像她一样患有慢性病、大病的人群,享受到保险普惠服务托起的生活希望。

在阿克苏市依杆旗镇,58岁的帕旦木·努尔一家,同样因“惠民保”重燃希望。

每当说起母亲帕旦木・努尔的治疗经历,阿布来提眼眶总会泛红。2024年2月,58岁的帕旦木因呼吸困难、浑身乏力被确诊为骨髓癌,辗转两家医院治疗,全年就诊28次,总花费达58.5万元。即便有基本医疗保险报销39万元,19.5万元的个人支付部分,仍让他犯愁此时,阿布来提2023年12月为全家参保的阿克苏“惠民保”发挥了作用,当地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理赔12.4万元。

阿克苏“惠民保”团体保单。受访者供图

阿克苏“惠民保”团体保单。受访者供图

不仅在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在我国众多省市区的普通家庭中,“十四五”时期被“惠民保”守护的有广泛的人群。

“惠民保”作为一种由政府引导、商业保险公司承保、面向广大群众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特点在于“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障”: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问健康状况,尤其对既往症患者开放参保,填补了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险之间的空白。

“十四五”时期,“惠民保”实现了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的跨越式发展。据《2025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出“惠民保”产品数量分别为102款、185款、257款、290款、304款;截至2025年7月31日,产品数量进一步扩容至313款。

这一保险业的创新举措,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的缩影。2021年,原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推动“惠民保”类产品规范发展。各地政府积极联动保险机构,结合地方实际推出特色保障方案,逐步形成“一城一策”的普惠保险网络。

在“惠民保”的推广落地中,全国已有超八成“惠民保”产品涵盖特药责任,平均每款产品覆盖41种特药和28种适应症,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带病投保”已成主流模式。这种突破,回应了我国4.2亿高血压患者、1.21亿糖尿病患者的保障需求,让曾被商业保险拒之门外的“非标体”人群真正享受到保障红利。

政策引导下的“惠民保”,也在细节中彰显温度。在定价机制上,从最初的单一定价逐步转向基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差异化定价。比如吐尼沙·亚生和帕旦木·努尔所在的阿克苏等地区,基础款产品保费始终维持在百元以内,让低收入群体也能轻松负担;在保障范围上,通过“加油包”等形式拓展服务边界,从住院医疗延伸至在线问诊、慢病管理等增值服务,实现了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化。

吐尼沙·亚生说,是“惠民保”为她撑起了“遮风挡雨的伞”;阿布来提说,是“惠民保”守住了母亲的生命。在这些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普惠保险从点到面的发展历程,也是普惠保险以制度创新筑起的民生守护屏障。这些承载着政策温度的普惠保单,让健康保障的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正如帕旦木・努尔所说:“我们不需要保险时,它是一张纸;我们需要时,它就是一座山。”

相关阅读:

“十四五·十四物”系列报道:

之一:从代码中看中国创新

之二:便民业态“入圈” 幸福生活“出圈”

之三:车间的“智”变,发展的“质”变

之四:一台相机里的“蓝蓝天日记”

之五:从一度“绿电”看能源变革中的“民生答卷”

之六:科技筑巢 千头牦牛在高原“哞”幸福

之七:一张火车票里的交通强国答卷

之八:从“企业服务包”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之九:乡村振兴路上“鸽”声嘹亮

之十:一顶鹰纹花帽盘活文旅文化新体验

之十一:一张“异地结算单”铺就便捷就医路

(责编:罗知之、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