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对口援疆 潮涌天山|援疆医疗守护民生福祉

记者焦磊
2025年09月18日09:47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走进新疆阿拉尔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兵团阿拉尔医院,宽敞明亮的医院大厅里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是阿拉尔市建成的兵团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也是南疆各族群众口中的“生命灯塔”。医院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急救于一体,自一期项目于2024年12月启用以来,为南疆各族群众提供了全方位的高水平诊疗服务。

浙江的医疗援疆,不只是建起了一所医院,更是带来了理念与模式的变革。多年来,浙江“组团式”医疗援疆共选派专家153名,引进新技术181项,其中59项填补了南疆技术空白。医院还积极布局智慧医疗与应急救援,建成5G机器人手术中心,打造航空医疗救援基地,逐步形成覆盖南疆的“三小时急救圈”。

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周刚介绍,一次稀有血型的断腿抢救,凭借跨学科团队和创新输血方案,不仅保住了生命,更接上了残肢。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端,天津用“数智化”医疗牢牢构筑起了和田医疗防线,实现了援疆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变。

和田地区120急救指挥中心。人民网记者 焦磊摄

和田地区120急救指挥中心。人民网记者 焦磊摄

走进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的津和数智医疗中心,在120急救指挥大厅大屏幕上,每一辆救护车的行驶轨迹都一清二楚。调度员只需轻点系统,离患者最近的车辆便能迅速出发。北斗导航、实时视频、在线会诊,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合适的救治。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介绍:“现在收到急救电话系统会自动弹出患者的定位和手机号码,通过网上系统分配车辆,救护车8到12分钟就能到达现场,极大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

据悉,自2016年以来,天津先后派出六批168人次医生“组团式”支援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津和两地通过数智医疗与人才培养紧密相连,让医疗防线更加坚固。

在皮山县,安徽医疗援疆则把重点放在“补短板”和“强基层”上。

自2010年以来,安徽累计投入援疆资金约4亿元,其中2.75亿元用于皮山县人民医院的建设与升级。从更新诊疗设备到建立县乡村一体的“智慧医疗”体系,安徽援疆让皮山县的医疗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

“以前很多病都要去外地看,现在大部分在本地就能解决,方便多了。”当地群众感慨。安徽不仅改善了硬件环境,还注重培养本地“专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安心。

从浙江到天津,从和田到皮山,三地的援疆答卷各有侧重,却有一个共同目标:把健康送到群众身边。三股力量汇聚在一起,照亮了南疆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书写着一段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温暖篇章。

(责编:杨虞波罗、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