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产业兴 农村公路让“村美民富”照进现实


点击播报本文,约
进入9月,秋高气爽。辽宁省大连市的张先生带着家人来了一次短途自驾游,沿着普兰店区快二公路行驶,参观古汉城遗址,采摘应季蔬菜,再去网红露营地抓鱼虾,一路尽览乡村好风光。
快二公路一头连着202国道,一头接起212省道盖亮公路,看似一条乡村小路,却直接惠及沿线40余个樱桃大棚、660余个蔬菜大棚,更成为辽宁省首个乡村级公路“品质工程”。
“路通了,大车能直接开进农场,商户主动上门收菜,效益好了,村民务工收入也翻了番。”当地农场负责人陈媛媛的感慨,道出了农村公路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之力。
如今,这条公路不仅托起了农户的“菜篮子”“果盘子”,更盘活了沿线古遗址、露营地等资源,让乡村旅游热了起来。
在江西赣州,农村公路更是成为破解农产品“出山难”、打通城乡流通“中梗阻”的关键。在寻乌县文峰乡幸福小镇的蔬菜基地内,一筐筐新鲜蔬菜被装上货车,依托当地平坦通畅的“四好农村路”,运往全国各地。
“十四五”时期,赣州市重点实施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公益事业路、路网联通路项目444公里。从单车道到双车道,从水泥路到沥青路,一条条农村公路通村畅乡,精准对接果园、基地,让当地农特产品快速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市场。农村公路与物流、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持续活力。
从辽沈大地到赣鄱乡间,一条条公路正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愿景变为现实。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4年,全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60万公里,超过1000个乡镇、10.5万个建制村解决了通硬化路难题,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
交通兴则乡村兴,道路通则百业旺。如今,随着《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印发,我国农村公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行动方案》明确,全面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0万公里,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30万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万公里,改造危旧桥梁9000座,建制村通公交率达到55%以上,力争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基本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全覆盖。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表示,《行动方案》提出了路网质量、安全、运输、治理能力出行服务、和美乡村、助力产业、就业增收等八大提升行动,重点包括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全力做好“十四五”农村公路收官工作,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统筹衔接。
二是切实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强化本质安全、防灾减灾、运营安全、质量安全。
三是扎实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乡物流更加畅通,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
四是持续提高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注重规划引领、责任落实、数字赋能,探索构建农村公路治理新模式。
五是全面强化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扎实推进普通公路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养护工作力度,创新养护生产模式。
六是有力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好服务和美乡村建设,全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一条条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更是亿万农民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随着我国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将会有更多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交通基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