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亮相国际营养学大会


近日,在被誉为国际营养界“奥斯卡”的国际营养学大会上,蒙牛集团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益生菌菌株Lc19这一重大成果,首次揭示微生物色氨酸-胆酸(TRP-CA)调控血糖的新机制,为全球血糖健康管理提供全新的“中国方案”。
该项研究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Cell》,成为全球食品科学领域首篇获该刊收录的应用型成果,标志着蒙牛在突破益生菌技术“卡脖子”问题取得重大进展,推动“中国菌”跻身全球营养科学第一梯队。
当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占总人口13.7%,规模和比例均居全球首位。面对这一重大公共健康挑战,蒙牛以消费者健康需求为中心,打破了国际品牌传统降糖成分的束缚,实现核心科研突破,率先自主研发出副干酪乳酪杆菌Lc19,找到了控糖领域的“中国解法”。
蒙牛这一“解法”的核心机制,是微生物色氨酸-胆酸(TRP-CA)这条新发现的信号通路。蒙牛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发现,特定微生物合成的氨基酸结合胆汁酸可激活人体受体,促进人体自身的GLP-1和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血糖稳态。基于这一创新成果,蒙牛研发出副干酪乳酸杆菌Lc19这一新型高效血糖管理益生菌菌株,为糖尿病前期及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营养干预路径。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这项突破性成果已发表于全球生命科学顶刊《Cell》。这是全球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Cell》成功发表,意味着Lc19的科学价值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最高级别认可,为国家解决益生菌“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战略支撑。
实际上,Lc19菌株的突破性成果只是蒙牛益生菌研发矩阵的“冰山一角”。针对我国乳制品产业优良国产益生菌缺乏、高活性加工技术落后的“卡脖子”问题,蒙牛于2010年实现中国自主菌种研发“零的突破”,并建立起拥有超1.8万株菌种的自主知识产权资源库。
当前,通过体系化成套技术解决方案,蒙牛在益生菌研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凭借专利菌株研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银奖等多项重量级科研荣誉。其中,自主研发的专利菌株PC-01,耐胃酸、强活性,消化不良改善率达88%,作为更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创新成果,突破了益生菌基础研究的关键瓶颈。
而这些耀眼的科研成果,则得益于蒙牛在乳业自主研发领域长期主义的坚持。近年来,蒙牛在营养健康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年均增速为13%,2024年达5.13亿元。在此基础上,蒙牛布局全球资源,组建创新网络,在全球设立9大研发基地,以中国乳业新质生产力,引领全球乳业高质量发展新风潮。
今天,“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市场需求越来越细化。以科研创新和产品转化双轮驱动,引领精准营养变革,既是蒙牛基于行业观察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其“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初心所在。
近年来,蒙牛坚定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在夯实核心基本盘的同时,全面布局“营养健康平台”和“海外平台”,持续强化研发创新推动乳品从“基础营养”向“精准营养”跨越升级。据了解,除了低GI产品,蒙牛还在银发营养、特医营养和运动营养等领域广泛布局,改善精准营养供给,满足细分人群的多元健康诉求。
面对精准营养时代的到来,蒙牛将坚持以研发创新为核心动力,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加快中国乳业“芯”突破,实现关键技术、商业价值、社会效益的三重收益,以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以科技自立引领产业革新,让精准营养惠及全球消费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