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


8月22日,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在深圳联合举办“推进香港矿业资本市场建设,助力中国核能行业出海”专题研讨会。会议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大势,围绕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平台提升中国核能产业国际化融资能力、保障海外资源获取和优化产业链布局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全球能源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核电作为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正迎来广阔发展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助力中国核能行业拓展海外资源、提升全球影响力方面具备独特优势。
会上,中银国际代表分享了在天然铀与矿业资本市场领域的实践经验。据介绍,自2018年起,中银国际持续跟踪全球天然铀行业动态,并曾成功完成天然铀行业股权融资项目。此外,中银国际还多次为中外矿业及能源企业完成股权配售、可转债发行等融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境外矿业融资与并购服务经验。
中核集团与中核国际代表介绍了公司在海外资源获取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为中核集团打造的核能海外平台,中核国际近年来在天然铀贸易、境外股权合作及资本市场交流等方面奠定业务基础,正持续借助港股平台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并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提升市场对核能及天然铀行业的关注。
与会专家指出,针对核能行业特性,金融机构可通过灵活设计增发、可转债、境内外债券等多元化融资产品,并结合绿色、转型与可持续金融标签,协助包括中核国际在内的央企拓展融资渠道与国际投资者群体。同时,香港市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丰富的国际投资资源,为央企加速海外布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此外,会议还就海外监管环境、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及资本市场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各方一致表示,中银国际与中核国际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推动中国核能产业链在香港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支持,为中国核能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碳”路发展 绿色金融让生态“颜值”变“价值”
-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在浙江,从创新竹林碳汇质押到依托“碳账户”拓展金融服务场景,从助力“超级充电宝”建设到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当前,在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下,当地银行机构创新绿色金融服务,让生态“颜值”变“价值”。…
-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
- 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创新成果丰硕,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区域治理加快推进,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到2024年底,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8.17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72.83%。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2020年的269.2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260.19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状况稳步好转,持续呈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良好态势,水土保持率由2020年的71.85%提升至2024年的72.83%。…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