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虽充足 用电须节约(经济时评)


节约用电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调节高峰负荷、缓解保供压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发电量增长很快,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不断提高,我们还需要节约用电吗?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的确,我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全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其中新能源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
发电量节节攀升,一些人可能觉得“一度电也就几毛钱,花不了多少钱”。那么今天,为何还要倡导节约用电?
节约用电既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调节高峰负荷、缓解保供压力的重要手段。从电力全生命周期来看,每一度电都很珍贵。
从供给侧看,2024年超10万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中,火电贡献超过60%,仍是发电主力。少用一度火电相当于节约400克煤,减少900多克二氧化碳、200多克碳粉尘、15克氮氧化物等排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我们合理使用每一度电。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新增部分是通过“风吹日晒”而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成本。风电、光伏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极热无风、极寒无光、晚峰无光可能导致新能源出力严重受阻。同时,大规模消纳新能源发电,对电力系统的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要求,各环节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从需求侧看,当前我们的能源需求总量仍在不断增长。产业发展、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强大的电力支撑。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偏紧,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应紧张,必须做足电力保供准备。今年夏季,我国电力负荷不断创下新高,7月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如果我们能在用电高峰节约用电,可以减轻电网系统的运行压力,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多地发出倡议,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调节空调开启时间和温度;优先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闭闲置电源;电动汽车尽量错峰充电……这些措施不难做到。
精打细算,让每一度电都有意义,电力供应才会更有保障;用之有节,省下的每一度电都将为生活添彩,让我们共同点亮绿色低碳发展新图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9日 1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DATA 之夜”:具身未来 向新绽放
- 中国数谷 今夜璀璨 8月28日 “2025数博会·DATA之夜” 在贵州贵阳震撼启幕 近200位与会嘉宾奔赴现场 “DATA之夜”成为了 全球数智领域精英代表思想碰撞 与产业对接的舞台 走进活动现场 科技感随处可见 人形机器人灵活穿梭 四足机器人平地奔跑 智能电动汽车跟随音乐起舞 具身智能的魅力在此绽放 数智前沿科技在此汇聚 与此同时 来自贵阳的咖啡香气 和“非遗”侗族大歌 为与会嘉宾 带来听觉与味觉的双重感官体验 由人民网和贵州大数据集团联合打造的 “王阳明”数字人 “穿越”500年时光 与主持人对话 人民网数字人白泽 运用AI技术 将每一位思辨人的观点 凝聚成“数据筑基·具身向新”的共识 “DATA之夜”的帷幕缓缓落下 但数据驱动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具身智能 未来已来.…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