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智慧监管“硬核”守护 福建推进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

人民网记者 欧阳易佳
2025年08月02日11:43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当数字孪生技术蓬勃发展,如何以智慧化手段赋能河湖科学高效管护,成为深化河湖长制工作需要解答的时代之问。

盛夏时节,八闽大地上碧水润城、生机勃勃。河湖赋能城市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张智慧之网的严密守护。

近年来,福建省创新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天地网”监管系统,让河湖问题无处遁形。

福建还在水库、堤防、水闸等工程设施上安装了大量传感器、摄像头等监测设备,与河湖“天地网”监管系统连接,实现了对水利工程运行状态和河湖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数据传输,为智慧治水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据福建省水利厅河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利用“天地网”监管系统,已累计接收14批共计2.3万余幅疑似图斑,下发问题整改通知数千份,问题办结率超90%,效率显著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福建在河湖管护中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厦门大学发射的“海丝二号”卫星搭载了先进的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设备,能够获取更为精准、详细的河湖信息。厦门大学还组建了专业的科研团队,对卫星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挖掘,为河湖监测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力量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在福州,闽江河道采砂和清淤疏浚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如何让河湖管护更“聪明”?福州市基于水利数据资源中心、水利一张图两个基础支撑应用,建成“2+N”智慧水利平台,打造河道砂石采运管理信息系统。其中,“电子围栏”为采砂作业船舶划定了明确的作业区域。安装GPS定位设备的采砂船舶一旦超出电子围栏范围,平台将立即向执法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平台配备了50路夜视摄像头,对采砂作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此外,福州市还推行了电子准运单制度,在移动端通过业主单位申报、属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生成二维码,运输单位持二维码运输,接收单位通过二维码接收,实现了对河砂采、运、收全流程管理。

不只闽江流域,如今,“云端护河”在福建全省都有了生动实践。

在泉州金鸡拦河闸,一套名为“云端哨兵”的智慧治水系统正为水源地安全保驾护航。金鸡拦河闸承担着下游10个县(市、区)500多万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的供水任务,是泉州经济“水龙头”“泉州人民的生命闸”,也是泉州向金门供水的水源地工程。该系统通过15个高清视频智能监测点、1个高光谱法水质监测点以及无人机定期定点巡航巡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智能感知网络。

现在,“云端哨兵”系统正如河湖的“智慧神经网络”,依托先进智能算法,深度解构数据,精准识别河湖风险进行并及时预警。预警发布后,智能巡检与联动处置系统迅速启动,实时跟踪处置进度,实现对问题的高效协同处置,构建起“智能感知—分析预警—联动处置”的闭环监管体系。处置完成后,系统可对整个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完整回溯并深度复盘,沉淀经验,为今后类似问题的处置提供参考。

(责编:方经纶、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