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水利部:以"三大体系"为抓手 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

2025年07月04日10:47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7月4日电 (记者王仁宏)洪涝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灾害风险加大,防风险保安全形势更趋严峻复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要“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

如何理解这一新格局?“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就是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价值理念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着力构建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系统提升洪涝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应对极端暴雨洪水的韧性。”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今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据介绍,现代化洪涝灾害防御“三大体系”主要包括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

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方面,将健全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等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通过综合运用蓄洪、滞洪、泄洪、排洪等综合措施,增强对洪水的主动调控能力。

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将优化气象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增强雨水情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

健全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构建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增强极端暴雨、特大洪水、重特大险情灾情的应对处置能力。同时,依法加强蓄滞洪区管理和水库库容管理,留出行洪排涝通道和蓄滞洪空间。

陈敏表示,今年,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特征明显,全国都进入了主汛期。水利部围绕这“四不”目标,重点部署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旱灾害防御各项责任制,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库等薄弱环节,指导督促地方逐库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

二是入汛以后滚动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直达防御一线。

三是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依托数字孪生水利体系滚动开展洪水演进数字推演,迭代优化调度方案,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四是抓好重点环节防御措施,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严格落实人员转移“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5个关键环节的责任和措施;强化中小河流堤防巡查防守,做到险情抢小、抢早、抢住;强化中小水库安全度汛措施,确保水库不垮坝。

(责编:王仁宏、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