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在系统性变革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二〇二五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发言摘编

2025年11月27日06: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202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开幕式现场。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着力构建三维融合传播新体系

  甘肃省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王曙峥

  兰州新区既坚守党管媒体的原则,又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国家级新区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

  在具体实践中,着力构建三维融合新体系:一是建强自主平台,夯实传播矩阵。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围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功能定位,打造以兰州新区客户端及“兰州新区发布”系列平台为主的“报、网、端、微”全媒体矩阵。借助“外眼”“外嘴”“外媒”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和商业平台合作,实现传播资源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二是聚焦内容创新,强化品牌意识。将内容建设作为根本,从单向文字输出转向视频化叙事表达,爆款产品与全网传播量显著增长,“兰州新区发布”微博号影响力跻身全国四强。三是深化市场运营,实现自我造血。构建完整市场化运营体系,融媒体公司业务从传统广告拓展至新媒体领域,已实现稳定盈利与良性循环。

  我们将坚持“内容为魂、精品为要”,创新运用互联网语态、年轻化叙事与情感化表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用海外受众易接受的方式讲好新区故事。加快智能媒体平台建设,使主流价值传播更广、更深、更远。

  (人民网记者刘颖婕整理)

  

  做强文化产业,更好服务经济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  沈  玲

  今年1—10月,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集团)重点新媒体产品全网传播量达140.6亿,话题303次登上微博、头条、抖音热搜,这样的传播效果背后是我们打造的“1+4+N”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体系以重点客户端为核心,联动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4个平台的头部账号,辅以N个“专精特新”垂类账号,目前各类新媒体粉丝(用户)总数突破9000万,培育出3个千万级抖音号、5个百万级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号。

  在产业布局上,我们构建了媒体经营、技术服务、演艺演出、文化创意、股权投资等多元产业格局。重点运营长船湾青年码头运河剧场、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和橙天LIVERSE音宇宙三大项目,全年访客超1000万人次。依托“一园三区”,以“广电+”赋能文商体旅农健,培育“传媒之夜”“村咖”等服务消费IP,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我们将立足主责主业,延伸产业链条,更好发挥文化新业态、新消费、新服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坚持“以用户导向为牵引、以内容创新为根本、以融合传播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深化改革为保障”的方法路径,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人民网记者刘颖婕整理)

  

  打造“全渠道、精准化”传播新生态

  江西省宜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  戈

  在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浪潮中,基层主流媒体破局突围的关键在于坚守“内容为王”与“创新为要”的辩证统一,着力构建“全渠道、精准化”的传播新生态。

  宜春市万载县是“花炮之乡”,当地引导融媒体中心积极融入“烟花+文旅”的大文宣格局,推动文旅融合转型升级。

  以内容创新激活传统产业:用6机位+2个高空无人机、穿越机,对古城每周烟花秀、每月焰火表演开展多平台直播,打造沉浸式体验并联动主流媒体扩大影响;线上线下协同强化“看烟火就来万载”IP,借短视频互动、热点话题推动内容“出圈”;“智慧万载”客户端通过购票福利、粉丝群增强用户黏性,带动夜间经济。万载县去年旅游接待2953万人次,同比增长41.2%。

  今年7月启动的江西“赣超”足球联赛,我们组建专班搭建“十端百号”传播矩阵,400余条短视频、600余篇推文获超400万次浏览。通过“零距离”直播、专业点评、互动送周边拉近与市民距离,直播间成“全民聊赣超”阵地。“宜春潮”客户端设三大互动入口,总参与量超1000万次,单场抢票访问破100万次。高热度的互动让宣传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双向赋能”。

  (环球时报记者丁雅栀整理)

  

  以系统思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湖南省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杨文国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革的今天,我们以系统思维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将“顶天”的格局与“立地”的坚守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主旋律响亮、地方故事动人的传播新路径。

  最好的故事,扎根于最基层的实践。记者反复蹲点,捕捉带着汗渍与光芒的细节,使邵阳故事通过央媒的聚焦放大,形成“央地协同”的传播长尾效应。

  面对国际舆论中的“产能过剩论”,当地媒体走进邵东打火机车间,以“一元打火机二十年不涨价”揭示中国制造的韧性与智慧。

  在政策传播方面,善于转化命题表述。当“双减”政策在邵阳落地,便转化为街舞教室里滋养乡村儿童自信的实践,转化为“火箭少年”科技报国的理想……这些个体故事与时代同频共振,立体呈现了素质教育的邵阳探索。

  我们还致力于实现破壁共鸣。在“湘超”联赛宣传中,将“宝古佬”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抖音平台浏览量高达500万;将应急广播升级为助农“空中市场”,让传播力转化为生产力。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融合之姿应变求新,拓展“媒体+”模式,深化技术应用,在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中贡献更多基层智慧,让中国故事在邵阳实践中绽放更璀璨的时代光芒。

  (环球时报记者丁雅栀整理)

  

  立足文化禀赋,探索融合新路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王春梅

  库车市以传承弘扬龟兹文化为切入点,探索媒体融合传播新思路、新路径,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库车市坚持国内与国际传播协同发力,与20多家媒体建立合作,实现选题共研、内容共创;构建“1个县级融媒体中心+N个融媒工作站”格局,激活基层传播力量;并举办龟兹学年会、“丝路友好使者”盛典等活动,邀请海外媒体和学者参访,展现真实立体的库车形象。

  探索“融媒+文旅”融合路径,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库车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自2023年起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精提升”,推动龟兹博物馆、数字展示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清代城墙遗址修缮,让古韵焕发新生。

  今后,我们将立足文化禀赋,构建以“精品内容为核心、多元推广为路径、全域传播为目标”的品牌体系,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融媒矩阵,以“小切口”实现“大传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增强“融媒+文旅”“媒体+服务”等业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从“办广电”向“办文化、办产业”跃升,让主流声音不仅传得远,更立得住、扎得深。

  (环球时报记者丁雅栀整理)

  

  打出“内容+服务+产业”组合拳

  福建省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总编辑  陈长帮

  传媒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本质上是机制重塑、内容创新和技术革新的系统协同。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用户导向,构建以“服务”为中心的传播生态。本着“用户在哪里,主流媒体就要在哪里”的原则,我们坚持做强“龙岩快报”“早安龙岩”等品牌栏目,打造了粉丝超700万的新媒体矩阵。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我们探索出了“五个一”与“三件套”模式。“五个一”指针对重要题材生产一条报纸新闻、一条广播电视新闻、一条微信推文、一条短视频、一条对外宣传报道。“三件套”指记者参加重大活动报道时完成一条时政消息、一条活动亮点新闻、一条评论。让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更具特色,在社交端、国际传播端等形成矩阵传播。

  传媒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培育,要在理论上铸魂定向,在技术上聚能提效,在传播上精准触达,以塑造更加健康有序、主流占优的传播新生态。要坚持移动优先、数据驱动和AI赋能,建设采编指挥系统和全媒体生产平台,推动“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分发”。要树牢用户意识,以本地资讯、本地服务为突破口,通过品牌栏目、文旅直播、电商联动等方式,打出“内容+服务+产业”的组合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朝阁整理)

  

  依托主流媒体平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江西省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欧东兵

  我们按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理念,依托主流媒体平台和品牌,参与城市现代化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拓展媒体发展空间。突出本土化,强化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以“内容深耕创新、技术赋能提质、服务升级聚能”的三维路径,促进媒体全要素生产力大幅提升,切实提高传播力、影响力。

  2022年,萍乡市主城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系统化治理工程(一期)项目启动。该项目涉及区域广,给居民日常生活及交通出行带来一定影响,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尤为重要。我们主动谋划,在“今彩萍乡”客户端推出市主城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系统化治理工程云平台。上线以来,云平台持续发布通知通告、有效监督信息、VR现场全景视频等内容,处理各类有效投诉1300余条。这是萍乡首次在重大民生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构建数字化指挥智慧大脑中枢,结合线下进社区活动,探索建设职能部门和主流媒体协同处理社会事务机制。

  中心目前正打造落地智能融合“策采编发联管评馈”一体化全媒体生产传播系统,完善多模态媒资库和语料库,推动内容生产传播向“人力主导、智能驱动”跨越。让传播更贴近群众需求,才能构建网上网下、内宣外宣一体的主流舆论新格局。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朝阁整理)

  

  破除资源壁垒,精准服务用户

  山东省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主任,滨州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敬源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是全国60家地市级媒体改革的试点单位之一,经过近3年融合改革探索,形成了系统性变革的“三加一”模式,经营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

  搭建中央厨房,以技术赋能流程再造。建设“中央厨房”采编指挥生产系统,改变各媒体封闭运行、自给自足的情况,实现一支队伍服务多个平台,实行“统一指挥、系统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内容共享、新媒首发、多端发布”的运作模式;聚焦多功能客户端建设,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媒体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功能转型,我们的客户端必须让群众想用、爱用,才能了解用户需求,为当地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破除资源壁垒,建立起社会化大生产机制。媒体融合使媒体生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对滨州地域内的市直部门和县市区进行分类,分别组建了政务中心、财经中心、民生中心和文教中心,对用户进行精准服务;打造融媒特色文化,促进“身融”到“心融”。我们聚力打造“忠诚正心、团结向心、专业匠心、温情暖心”单位文化品牌,多维度推进中心文化建设,促进人员融合和效能发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牛朝阁整理)

  

  转变角色,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四川省绵阳市新闻传媒中心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胡滢晔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我们坚持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在向下扎根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向上生长中拓展转型支撑力,努力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转变角色,打破媒体边界,向城市优质资源“运营商”转型。在“川超”中,我们不仅做好宣传报道,更作为绵阳赛区独家运营商,全面参与赛事组织与市场开发,掌握运营主动权,进一步转型升级为赛事的“主办方”与“策划者”。

  深耕内容,放大传播效益,树牢“有声量才有分量”意识,通过在地化公益服务赢得用户。我们创新推行建设性舆论监督“四种形态”,涵盖现场帮办、公开曝光、内参究因与直播对话;发起“城市合伙人”行动,打造“助你团圆”网络寻亲平台,开办“涪江观察开讲啦”公益讲座,搭建起媒体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拓展赛道,重塑商业版图,占领新兴阵地,提升商业变现能力。划分“大政务”“大商务”“新技术”“传统印务”等经营赛道,推动采编经营“两分开、两加强”,开发“创意策划+活动执行+全媒传播+效果评估”集成服务,积极布局影视制作、MCN机构、电商直播、文旅IP开发等领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媒体业态体系。

  (本报记者桂从路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7日 15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