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北京城市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新场景

在这里,阅读更有科技感

本报记者 施 芳
2025年11月27日06: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鲁迅先生,请推荐一本您的经典作品。”

  “若要我荐书,《呐喊》可去寻来一读……”

  这一问一答,发生在北京城市图书馆元宇宙体验馆。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这里,读者可以体验沉浸式阅读与知识社交新场景。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首都图书馆一馆三址之一。馆里有名“特殊馆员”——鲁迅形象的数字人。回溯历史,鲁迅曾参与创办首都图书馆的前身;如今,数字人“鲁迅”又站在了图书馆变化的前沿。“我们通过AI数字人技术,打造数字人‘鲁迅’,为读者提供导览服务,推荐馆藏图书、介绍北京美食及文旅景点。”元宇宙体验馆创制团队创意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介绍。

  在设计过程中,费俊团队细细梳理鲁迅的生平和相关文献资料,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立体的鲁迅形象。

  让数字人更“鲜活”,最大的困难在于数据集的建设。费俊举例:“为了贴合鲁迅的语调,团队将人物特性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进行塑造。”

  除了数字人“鲁迅”,费俊团队还设计了数字人“图图”和“2122”,它们分别具有“孩子气”和“未来感”的特点,通过大模型与读者交流阅读和生活中的各类话题,深受欢迎。自2023年底开馆至今,数字人们与馆内读者进行过共计170余万次语音对话。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秋天枫叶为什么会变红?”7岁的小读者王佳怡向数字人“2122”提出一连串问题。“数字人有趣又有‘料’,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王佳怡的妈妈说。

  步入图书馆,仿佛步入一个“数字宇宙”。

  手机扫码进行身份认证,选择服装、配饰、背包等道具……很快,读者就可以打造出自己的数字人形象。扫码进入“思之域—公共元宇宙”,便可在少年儿童馆、古籍文献馆、艺术文献馆与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进行数字游览,既可以了解场馆信息,也可以查看活动预告。

  “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有一本新书给我带来很大触动”……轻触手机屏幕,读者之间以数字人为载体进行互动交流,线上线下贯通,阅读社交融合。

  不止于数字形象,未来,读者还可以搭建自己想象的书房。“这一场景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为读者提供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感官交互体验。用户仿佛置身于一个平行宇宙之中,享受沉浸式阅读。”费俊说,目前团队正在开发线上版的元宇宙图书馆,用户可以随时访问虚拟图书馆,徜徉知识的海洋。

  “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我们希望给读者营造一种充满科技感的沉浸式阅读空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求。”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7日 1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