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综述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 |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现场,参会人员在听会。 |
![]() |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现场,参会人员在记录和听会。 |
![]() |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的参会人员在参观和交流。 |
![]() |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的参会人员在参观展览。 |
![]() |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主论坛现场。 |
11月18日,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十五五’中国经济展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出席论坛并致辞。
会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代表等齐聚一堂,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共谋大计、共商良策。
——编 者
“十五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论坛上,推动“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彭清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勉励广东“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对广东的殷切期望。“十五五”时期必须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和“首要任务”,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驱动,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以人民幸福安康为最终目的,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重要着力点,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孟凡利表示,当前,广东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作为经济大省和发达地区,广东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要有高站位、大格局。高站位即要把广东的发展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来看。大格局即要有全局观念,要站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来思考、来谋划发展好自己,为全国作更大贡献。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陈建文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更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精髓和实践要求,深刻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制造呈现出三个新特征:在科技创新上实现了从0到1、1到100、100到100万的全链条突破;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转变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产业链集群;进出口形成了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和绿色低碳化的赋能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本届论坛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一堂,正是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大计、共商良策、凝心聚力、积势蓄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与会嘉宾认为,“十五五”时期要继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沈竹林表示,“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到“三个推进”:一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增强绿色发展的动能,以生产力的含绿量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十五五”时期,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及时总结、复制推广。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近年来,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广州将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
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当前,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与会嘉宾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部署,同时提出拓展国际循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这是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祥明表示,中国企业需以市场化为导向,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坚持以长期价值思维替代短期效益,持续推进思维更新、理念创新和机制革新,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凸显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导向,企业需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表示,全球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企业出海发展已经成为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霍英东集团将着力打造内地企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聚焦创新产业,强化多领域粤港合作;推进规则衔接,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从压缩机品类全覆盖,到电机、电容一系列产品,这几年格力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要静下心来才能真正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军表示,人工智能是极其复杂的软硬件生态系统,是庞大的“黑科技”“硬企业”技术和产品的集合。中国的无人驾驶行业正处于“从1到N”的阶段,需要政企在标准法规引领、基础设施建设、保险产品创新、数据安全与伦理规范以及国际化生态构建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形成引领全球的中国竞争力。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来说既是重大责任,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粤港澳要抓住机遇,使粤港澳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再上一个台阶,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共同的大市场。
共识在交流中凝聚,信心因共识而坚定。与会嘉宾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4日 13 版)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