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发布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当前社会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出新就业形态,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障需求。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处于关键升级期,人们对于“保障”的需求,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都市职业人群作为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点亮了新业态的活力,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承受了来自健康管理、养老规划与意外防护等方面潜在风险带来的持续焦虑。近日,南方周末联合益普索,对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并发布《2025年都市职业人群保障需求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本次调研覆盖了不同层级城市的1500名都市职业人群,囊括企业员工、灵活用工、个体经营等不同就业形态。超过9成受访者表示,补充商业保险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报告》指出,疾病、意外、养老,三大风险几乎贯穿都市职业人群从入职、成家到退休的全生命周期。其中,约50%受访者对于因重大疾病医疗费支出和收入中断/缩水造成的家庭财务失衡较为担忧。此外,中小企业员工对于多项风险的担忧程度均高于大型企业职员与调研人群整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小企业在补充商业保险福利方面存在较大缺口。尽管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但难以完全满足中小企业员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的现实保障需求。
近年来,商业保险已逐渐走入都市家庭,成为家庭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68%受访者主动购买过商业保险,其中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占据主流。商业保险正成为连接个体需求、企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韧性节点。
本次受访者中,主动为员工配置补充商业保险的企业约占三成,但供需存在一定错配:现有企业团险的主流组合为“意外险+补充医疗+补充养老”,而职业人群希望的组合为“补充医疗+意外险+重疾险”。尽管如此,企业团险仍是提升雇主品牌形象、提振员工士气的有力工具。《报告》显示,91%的职业人群会因企业团险而提高工作效率或延长工作时间,36%会因补充商业保险的存在而保持对现有企业的忠诚度。
《报告》也反映出,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年金等补充保障的推动,我国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蓄势待发,人们的观念正从依赖社保向主动规划与品质增配转型。在储蓄、投资收益和社保养老金之外,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正逐渐成为退休后的主要预期经济来源。在未配置商业养老保险的职业人群中,63%的受访者未来配置意愿强烈,72%的受访者将其视为提高养老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不再局限于物质的富足,而是转向对品质生活“安全感”的追求。都市职场人群对风险保障的诉求、对企业“托底”的期待,充分反映出人们在不确定的时代下寻求安全感的心态。
如何在多元就业形态下应对人们对全周期保障的诉求,平衡好保险覆盖广度和适配深度,是保险行业当下和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人保寿险作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PICC)旗下的核心子公司,自2005年11月诞生之日起,便秉承"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20年来,始终将"人民性"底色贯穿于发展始终。通过持续的业务模式创新与管理模式变革,不断聆听人民期待、回应时代焦虑,将国家的金融战略,转化为千家万户在养老、健康与未来规划中可感知的安心保障。切实守护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筑牢美好生活的保障网,推动社会走向更加公平、安定和温暖的未来。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