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嘉宾点赞南沙发展活力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2025年11月,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嘉宾一行走进广州南沙,循着先进制造及文旅线路展开深度调研,在科技创新与生态人文的交融中,感受南沙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与独特魅力。南沙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文体事业的蓬勃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嘉宾纷纷表示,南沙既以硬核科技破局,撑起“中国芯”力量,又以优质生态资源守护着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实现了绝佳平衡,这样的发展模式极具借鉴意义,更让人体会到湾区发展的多元魅力与无限潜力。
硬核科技破局,见证“中国芯”力量
嘉宾们第一站来到万顷沙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园,现代化的厂房集群映入眼帘。作为2021年在广州南沙注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芯粤能专注于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碳化硅芯片制造与研发,75亿元总投资打造的规模化量产平台令人瞩目,厂区内碳化硅晶圆生产线正源源不断产出,2023年投产后,已有50+款Foundry客户的新产品工程批样品投入,破解“卡脖子”风险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智能电网以及光伏发电等领域。

嘉宾们在展厅认真聆听有关负责人讲解技术特点、领先优势,不时俯身观察芯片样品,详细询问产品应用场景与供应链布局。当得知企业已斩获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州市“独角兽”创新企业、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等多项认定,核心团队汇聚海内外顶尖人才,且签约流片客户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碳化硅设计企业,车规级芯片已成功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时,现场响起阵阵赞许。嘉宾表示:“芯粤能的技术实力与产业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全球竞争力,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正是湾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此次参加调研,深切感受到南沙新区的蓬勃生机,坚信南沙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璀璨明珠。”惠州仲恺高新区财税协会秘书长李世维表示,作为来自惠州高新产业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他坦言南沙的调研之行既让他体验到融入大自然的亲切感,也领略到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动能,认为这里十分契合宜居宜业的发展定位。在他看来,南沙作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网络便捷通畅,高新企业集聚效应显著,加之专属的《南沙方案》政策加持,后发优势突出,未来潜力巨大,完全有望实现后来居上。同时,他也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南沙在产业布局、政策落地等方面的发展经验,为惠州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思路。
文旅地标焕彩:解锁发展新图景
随后,嘉宾一行先后探访南沙湿地与大湾区文体中心两大文旅特色地标。

被誉为“广州之肾”的南沙湿地,地处珠江入海口西岸,万亩滨海河口湿地水草丰美,乘船穿行其间,波光粼粼的水道、摇曳的红树林与或飞翔或觅食的水鸟相映成趣,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不仅斩获多项生态殊荣,更发挥着防风消浪、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让嘉宾们沉浸式感受自然馈赠。

大湾区文体中心以“扇迎八方客,明珠耀九州”的理念矗立湾区几何中心,三座C字型场馆面朝大海,岭南建筑元素与现代化设计交融,内部145米宽的巨型视窗将海景与运动场地相连。依托通过深中通道、南中高速等交通网络,这里20分钟可达深圳宝安机场,50分钟连通珠海、澳门,湾区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引起了文旅产业嘉宾的浓厚兴趣:“未来我们考虑将相关活动放到大湾区文体中心,吸引更多大湾区游客。”
“南沙作为新区,聚焦未来产业发力,既有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又有文化体育的人文温度和生态宜居的自然禀赋,未来发展潜力无限。”来自甘肃的一名嘉宾表示。
南沙在先进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文体事业的蓬勃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嘉宾们感慨万千、纷纷点赞。湿地纯净的生态环境宛如天然氧吧,让众人在产业集聚的湾区核心觅得一方净土;在文体中心,大家惊叹于“边看海边看赛”的独特体验,先进的场馆设施、便捷的湾区交通与壮阔海景相得益彰,尽显湾区的包容与活力。
“过去几年南沙的变化堪称翻天覆地。”欢朋控股集团董事长赖声涛表示,2019年他第一次来南沙,城市尚未充分开发,如今高楼林立、设施完备,更涌现出碳化硅芯片等高新科技企业,让人感受到国家级新区的蓬勃发展。此次调研他特意选择湿地公园与科技企业路线,既因文旅领域与企业业务相关,也想在科技领域探寻企业转型机遇。作为总部位于深圳、业务涵盖文旅、共享经济与智慧农业的企业负责人,他透露公司计划三年内冲刺港股,而此次论坛与调研正是抱着学习心态而来:“希望紧跟国家政策与风口,为企业未来三五年发展找到新方向与契机,刚才的参观中也已获得诸多实操层面的借鉴与启发。”(记者 耿旭静 董业衡)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