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秋冬种加紧推进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截至11月10日,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冬油菜播种过九成。
分省份看,河南五成半;山东七成半;安徽过七成;陕西过七成;江苏四成半;山西近八成。
据气象预报,近期将有两次冷空气过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未来10天北方冬小麦产区大部天气晴好,利于散墒整地、冬小麦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近几天,黄淮海主产区天气有利,当地加紧抢种冬小麦。
在安徽,皖北冬小麦播种期较常年偏晚7到10天。当前,冬小麦播种正大面积启动,1700多名农技骨干,下沉一线服务种粮大户,带动小农户实现大范围高质量播种。
在河南,针对当前冬小麦播种面临的复杂形势,当地相关部门因地块因墒情分类推进,努力扩大适期播种面积。目前全省已投入拖拉机200多万台、播种机12万台。
在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播种任务被分解到具体地块,并推广抗寒早熟品种和抗湿晚播技术,减轻晚播影响。今年全省准备种植6060万亩冬小麦,预计11月15日前后全部可以完成播种。
“三秋”农业生产,既是今年粮食生产的收官之“战”,也是夺取明年夏季粮油丰收的“第一仗”,其生产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
黄淮海地区小麦产量约占全国九成,地位举足轻重。在今年秋收秋种的关键时刻,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出现连阴雨天气,给“三农”生产带来不小困难。
日前,农业农村部连续两次调度部署,先后派出16个工作组赴地方实地调研指导。各地也积极应对,通过政策保障、技术集成、防灾减灾等有效措施,全力夺取秋粮丰收。同时,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促壮苗农技百日行”,组织发动各级农技推广体系,环环紧扣推进促弱转壮,确保关键措施落实落地。
全国小麦专家组顾问、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介绍,针对今年小麦晚播、耕层过湿、播种偏晚的问题,农户要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
“亩穗数充足是小麦夺取高产的重要因素,小麦亩穗数与播期、播量高度相关。”郭进考建议,农户不要盲目加大播量,播量过大会造成麦苗拥挤,影响小麦分蘖、生根,导致形成弱苗和减产。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