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安徽宿州埇桥区加大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

科技赋能,大豆卖上好价钱

本报记者 李俊杰
2025年11月12日06:2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安徽博之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筛选、研磨、萃取、灭菌、封装……大豆原料历经多道精细加工环节,制成一罐罐蛋白含量丰富的鲜醇豆乳,经包装后即将发往全国市场。

  “以前合作社种大豆,只能按斤卖原料,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农民收入不稳定。现在不一样了,大豆经过深加工,变成了高端健康食品,价格增长不少。”博之源公司董事长、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素兰说。

  4年前,埇桥区虽坐拥优质大豆资源,却面临“种植强、加工弱”的情况。韩素兰领办的意利达合作社,彼时主要从事大豆种植,即便拥有高蛋白等品种优势,也存在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问题。“大豆丰收了,却常因收购价走低导致收益不稳定,好豆子卖不出好价钱。”韩素兰说。

  为破解这一困境,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大泽乡镇政府提出“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突破、三产为延伸”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动大豆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创品牌”转型。在政府引导与支持下,当地农业主体加速升级,依托意利达合作社的博之源公司成立,开启产业升级之路。

  为推动大豆产业迈向中高端,埇桥区从技术、规模、标准三方面展开探索:在技术层面,依托博之源公司搭建专业研发团队,邀请豆制品行业和高校食品加工工程专家参与,从工艺革新到产品研发全程把关,成功应用熟浆工艺、超微萃取等技术,解决传统豆制品保鲜难、运输范围窄的问题;在规模与标准层面,打造现代化生产基地,标准化厂房与国际先进数字化智能设备相辅相成,实现从大豆清洗到成品包装的全程封闭无污染生产,保障产品品质稳定。

  依托科技赋能与优质原料优势,埇桥大豆深加工产品矩阵不断丰富,豆乳、豆干、豆腐丝等系列产品陆续推出。如今通过线下直营店与线上电商平台联动,品牌越叫越响,订单覆盖超市、餐饮店等多个渠道。

  产业升级,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在种植环节,企业通过“合作社+企业”模式托管10万亩土地,以“订单种植”引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统一提供种子与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从源头稳定收益;在加工环节,大豆深加工基地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

  埇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将继续发挥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作用,让“埇桥大豆”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张名片。未来,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埇桥大豆产业将释放更强动能,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夏冕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2日 10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