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去哪儿|看“雪龙2”号保鲜黑科技
222
点击播报本文,约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日三餐及夜宵,从菜色安排上来看,不仅要保证碳水、蛋白质,还有足量的新鲜蔬果,不仅要吃饱,还得吃好。”在“雪龙2”号餐厅内,厨师长郑善明告诉记者。
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奔赴南极。此前,《记者去哪儿》栏目探访“雪龙2”号,看黑科技如何为南极考察保驾护航。
郑善明表示,这些年,大家更注重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菜谱里的蔬菜更多了。
作为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自上海出发,一路向南。远洋科考菜单的进化,依托着各类保鲜设备支持,除了常见的冻库,还有工业级氮气保鲜舱。
“蔬菜和水果,保质期短,在船上向来是‘奢侈品’。氮气保鲜技术已在远洋科考与洲际生鲜运输中广泛应用,其通过灌注高浓度氮气,降低保鲜环境中的氧气含量,营造高氮低氧环境,从而有效延缓食材代谢,实现长效保鲜。”极地考察物资部、企业合作发展中心主任陈楠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个跟工业级氮气保鲜舱技术同源的“迷你氮气保鲜舱”登上“雪龙2”号,助力队员们实现“果蔬自由”。“工业级氮气保鲜舱,因系统管理严苛,队员日常难以实现自由取用,今年,由方太提供的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上船,通过远洋级氮气保鲜技术,助力新鲜水果蔬菜长效保鲜,让船员们可以随时吃到新鲜果蔬。”陈楠表示。
极地保鲜进化,也是家电行业技术进步的缩影。工业制氮设备高达2米、重达半吨,方太研发团队通过5年攻坚,将工业制氮设备,浓缩至2.5厘米厚、2公斤重,并装进家用冰箱,氮气保鲜科技从远洋走进百姓厨房。
“冰箱上船,科考队员的营养和健康保障会更全面,对心情和心理状态都有积极的影响。”陈楠表示。中国高端家电正助力科考队员在远洋航程中实现“新鲜自由”,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在厨房中享受到美好生活。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