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让人工智能成为共同发展新引擎

郭 言
2025年10月24日08:41 | 来源:经济日报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原标题:让人工智能成为共同发展新引擎

  近日,第三期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举行。研讨班广泛邀请各国政府代表参加,共商促进人工智能普惠发展与全球治理之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及更多现代化成果惠及各国民众。中方持续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研讨班,是落实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的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担当,体现了中国致力于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的真诚愿望。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全球发展格局。

  然而,人工智能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个别国家企图垄断核心技术、操纵产业链条,以科技霸权阻碍国际交流合作,严重扰乱全球创新生态。同时,技术鸿沟问题越发凸显,发达国家在算法、算力、数据等关键领域占据显著优势,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人才匮乏、基础薄弱、应用不足等现实困境。

  人工智能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应成为少数富国和富人的游戏。只有坚持创新开放,才能让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只有坚持公平普惠,才能让技术的可及性不断提升;只有坚持协同共治,才能让人工智能沿着安全、可靠、可信的轨道健康发展。

  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高地,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发展。中国坚持以开放合作促进科技进步,主张在开放中创新、在共享中发展,积极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网络,搭建了一系列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程;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技术壁垒”“算法垄断”与“数据霸权”,积极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更多国家能够参与、使用并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面对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数据安全等一系列现实挑战,中国主张协同共治,推动建立开放、公正、非歧视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让所有国家和群体都拥有平等的发声权与参与权,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善技术”。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全球性挑战,各国理应放下分歧、携手前行,共同探索新技术的发展与治理之道。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立场,深化与各国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新引擎,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全人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智慧与力量。

(责编:杨曦、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