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
一个产粮大县的粮食产后“减损账”


点击播报本文,约
入秋以来,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阴雨天气较多,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秋粮玉米收获的进度。不过,家住齐河县仁里集镇的种粮大户李彬却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着急。因为距离地头2公里,就是仁里集镇粮食烘干服务中心。
今年38岁的李彬是当地的种粮大户,常年种植面积超过400亩。“烘干中心建起来后,每到粮食收获季节,如果遇上阴雨天气,就把收割下来的小麦、玉米拉到烘干中心烘干、储存,再也不用担心因没法晾晒导致的坏粮风险。去年在那里烘干秋粮玉米300吨左右,售粮价格卖到1.16元/斤左右,对比自然晾晒以及粮食霉变损失,相当于增收了2万多元。”李彬说。
齐河县是全国产粮大县,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超150万吨。2017年以来,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入推进,齐河县在着力提升粮食单产的同时,聚焦粮食产后减损,全域布局粮食烘干中心、健全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精心算好粮食“减损账”,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产后防线”。
齐河县综合考量各乡镇(街道)地理位置、交通通达性、粮食产量分布、天然气管道布局等因素,构建起“核心引领、多点联动”的“一园多片”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依托占地40亩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打造1个县域粮食烘干仓储核心枢纽,在15个乡镇布局建设15个标准化烘干仓储站点,粮食日烘干能力1.08万吨,配套仓容19万吨,形成覆盖全县粮食产区的服务网络。
齐河县粮食保障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县16个粮食烘干中心提供粮食烘干、清理、储存等服务,通过专业化的烘干设施,能够精准将粮食含水率降至安全储存范围,从根本上解决农户自行储粮易霉变、阴雨天气无处晾晒等难题。
“从近几年运营情况来看,我们每年粮食烘干、储量在10万吨左右,烘干以玉米为主、少量小麦,常年服务的周边种粮农户、合作社超过5000家,有效解决了周边种粮大户收获期无处晒粮、粮食霉变难题。”齐源绿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粮食仓储运营管理中心负责人孙洪晓说。
“以2024年运营数据为例,按照齐河玉米亩产1200斤/亩来算,自然晾晒亩均损失量达60斤,而机械化烘干亩均损失量仅12斤,能够实现亩均节粮48斤。”齐河县粮食保障中心负责人表示。
齐河县持续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构建“地头到粮仓”的直达通道,让粮食收获后直接烘干入库,实现了粮食保质减损、农户丰产增收的“双赢”。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16日 13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业界:以开放姿态强化协作 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水新篇章
-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水利部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已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一大批河流湖泊恢复水域面积,京杭大运河、永定河、西辽河等在断流多年后实现全线贯通、全线有水,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景象”。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副司长(正司级)钟勇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江河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水利部愿与各方一道,持续深化交流互鉴,积极贡献中国江河治理方案,不断提升江河治理的科学性、系统性与有效性,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水新篇章。…
-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发布15项消费民生类消费品标准
-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孙博洋)在10月14日第56个世界标准日来临之际,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在京启动“焕新升级 护航消费”消费品标准提升行动,并集中发布15项紧扣消费热点、关乎民生安全的消费品标准。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标准覆盖电子电器安全、智能家居性能、二手商品鉴定、电动摩托车质量安全、食品检测等多个重要领域,包括《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电子电器》《电烤火箱安全技术规范》《扫地机器人 通过嵌入式基站使用的机器人的特殊要求》《电冰箱及冷柜茶叶保鲜功能的要求和评价规范》《二手箱包鉴定通用技术规范》《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这些标准有的直面消费安全痛点,有的关注产品性能提升,有的服务于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旨在通过高标准来提升我国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引领行业升级、推动产业发展。…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