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大舞台赋能地方文旅融合与传播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京举办


点击播报本文,约
人民网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夏晓伦)近日,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与快手科技在北京联合举办“直播大舞台赋能地方文旅融合与传播高质量发展”交流会。
会上,快手工作人员介绍了“直播大舞台”项目成果。自2024年启动以来,全国已落地2000余个大舞台,覆盖31个省份200多个城市,形成“线上引流、线下消费”的新模式。
与会嘉宾参观快手科技总部。主办方供图
如今,短视频和直播释放了全民表达的需求,推动形成线上线下互促的新型消费场景。在唐山、千岛湖等地,大舞台不仅成为城市夜间经济的亮点,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业态联动增长,成为地方文旅宣传的重要窗口。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在发言中提出四点体会:一是直播大舞台已成为推动新消费和夜间经济的重要支点;二是有效打通线上线下大循环,活跃区域经济;三是深度融入群众生活,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四是开创新时代群众文化艺术新空间,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频共振。他强调,直播大舞台体现了数字经济赋能、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的结合,应在更大范围推广和深化。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认为,直播大舞台是“新大众文艺”的生动实践:它以“全民参与、互动共创、地域融合”为核心特征,推动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的结合。他建议进一步完善模式设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框架,帮助区域文化从“自娱自乐”走向“出圈传播”。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段玉萍则强调,直播大舞台要在强化宣传的同时注重规范发展,特别是内容审核、职业素养与技术赋能,避免“三俗”等不良现象,确保这一模式长期健康运行。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宋光茂指出,快手大舞台代表了服务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不仅助力旅游资源再发现,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载体。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秦杰表示,直播大舞台不仅是文旅消费的舞台,更是群众文化的新空间,“它让普通人的生活烟火气,变成了地方最有温度的名片;让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经济动力”。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玉指出,直播大舞台通过聚集人流、情绪与消费,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形成情绪经济和文旅新业态的实践成果。
与会嘉宾认为,直播大舞台不仅是数字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平台赋能的深入,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数字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