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碧水重连千里脉 汛期大考展担当

人民网记者 欧阳易佳
2025年09月15日17:44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9月13日23时,随着西辽河干流补水水头成功抵达安乐屯,与下游既有水面衔接,829公里河道实现全线有水,这是继今年春季首次全线过流后,顺利实现西辽河干流年内再次全线过流目标,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积极探索强化西辽河流域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新路径,协调推进西辽河干流、老哈河、孝庄河河道治理,严控工程运行、河道过流、取用水监管,全力推动西辽河干流再次全线贯通。

“汛期调度是巩固春季成果、迈向常态过流的关键一战。我们必须以流域区域联动为核心,以刚性约束为抓手,以智慧调度为支撑,压实各方责任,确保水头顺畅下行、生态效益持续释放,形成‘一盘棋’的攻坚格局。”松辽委副主任郭海说。

——协同发力,织密多源联调“保障网”。

“这次汛期调度,我们首次将引绰济辽工程补水纳入调度体系,一定要加强工程运行全流程监管,盯紧莫力庙出口段出水态势与水量变化,动态调整上游水库下泄流量,调控好各断面过流量。”调度专班工作会议上,松辽委总规划师林岚强调。

调度工作启动以来,引绰济辽工程向莫力庙水库补水0.45亿立方米;东台子、德日苏宝冷、红山三座水库累计泄放水量1.63亿立方米。依托视频级联集控平台,实现对莫力庙出口、台河口水利枢纽等关键节点实时水量、水势和工程状态的多维度感知,有效输水过程连续稳定。

——多措并举,筑牢全域护河“防火墙”。

松辽委水资源处副处长姜长龙长期驻守通辽段关键节点,“为确保水头顺利推进、河道畅通无阻,我们采取了‘分段驻守+动态巡查’的监管模式,建立起‘巡查预警—快速响应—协同处置’的全链条监管机制,确保水头每推进一公里,监管就跟进一公里。”

面对高含沙、小流量等挑战,水文监测队伍采用“固定监测+移动验证”双重测验机制,为调度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入汛以来,我们持续开展老哈河河口、张家湾等6处重点过流断面水文监测,累计报送数据11000余组,根据调度需要,还增设临时过流监测断面15处,完成流量测验159次,滚动完成雨水情分析预报669站次、雨水情信息91期。”松辽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局长宁方贵介绍。

——双轮驱动,铸就安全度汛“金钟罩”。

汛期暴雨如注,老哈河水势汹涌。面对超警洪水,松辽委提前派出工作组、专家组驻守一线,昼夜盯防防洪薄弱环节,精准制定堤防加固、水毁修复及应急抢险方案,督促地方逐段压实巡查责任、预置抢险物料,牢牢守住“堤防不决口”的安全底线。

“正是防洪抢险与雨洪资源利用的双轮驱动,铸就了支撑西辽河干流安全度汛、全线过流的坚实屏障。”松辽委防御处处长左海阳说。

“我们将继续聚焦推动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流域水安全目标任务,构建更智慧、更韧性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利动能。”松辽委主任张延坤表示。

(责编:孙红丽、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