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2025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在全球占比上升

“港股IPO活跃度显著提升”“A股IPO‘科技’属性愈发显著”。近日,安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占比上升。其中,香港IPO活动表现抢眼,筹资额占全球总筹资额的24%,与A股合计占比33%。同时,得益于大型IPO推动,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于低位徘徊,预计共有500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额575亿美元,IPO数量和筹资额“一降一升”,分别同比下降11%和上升9%。
截至6月11日公开信息,A股上半年共50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上市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合计筹资超过371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和筹资额实现双增长,均同比上升14%。就具体板块而言,创业板和上海主板IPO活动分列数量和筹资额首位。
“当前,A股的‘科技’属性愈发显著,资本市场正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证监会近期多次强调以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表明科创型企业的制度性红利正在加速释放,上市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报告》显示,香港市场上半年预计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约1087亿港元。今年上半年的筹资额获大型IPO推动,预计将超去年全年筹资总额。
2025上半年,受到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发行IPO的影响,香港IPO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近十年内仅次于2021年同期。
何兆烽表示:“2025年港股IPO市场是政策、市场、企业供应等因素多轮驱动的结果。中国企业现通过‘A+H’双平台强化国际化布局,开辟新增长曲线。对港股生态来说,此模式有助于推动港股市场机制持续优化,提升其国际吸引力,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报告》预计,下半年A股IPO将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科技属性强、满足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将率先开启上市程序。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拟上市企业质量,将成为影响IPO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未来将有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登陆港股,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央行: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8.63万亿元
-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罗知之)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公布的2025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2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63亿元,同比多减169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少减802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7亿元,同比少增172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43亿元,同比多增166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9087亿元,同比少288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04亿元,同比多444亿元。…
- 央行: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26.16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罗知之)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公布的2025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初步统计,2025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2.86万亿元,同比增长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19万亿元,同比下降31.5%;委托贷款余额为11.22万亿元,同比增长0.4%;信托贷款余额为4.36万亿元,同比增长5.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7万亿元,同比下降7.4%;企业债券余额为32.91万亿元,同比增长3.4%;政府债券余额为87.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9%;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87万亿元,同比增长2.9%。…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