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人文底蕴深耕文化沃土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乡村沃野,承载多彩文化;文旅融合,抒写美好生活。近年来,文旅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国乡村旅游人次从近8亿跃升到30亿,年均增速超过20%,文旅融合带动“一业兴、百业旺”。
在九江市濂溪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无土栽培的蔬菜在LED灯光下茁壮成长,智慧大棚里的物联网系统实时调控温湿度。
“这里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地,更是研学、科普的好去处。”濂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体验采摘的乐趣;同时,城市人群也可以在田园风光中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一段惬意的乡村时光。
农文旅融合,根基在农,源泉在文,活路在旅。夜幕降临,“九江之夜”国潮文旅街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每月定期举办的打铁花表演,引得游客阵阵惊叹;九院美食街,各类特色小吃香气四溢,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为游客带来一场别样的夜游体验……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成为乡村夜间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
文旅活动火热,也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濂溪区政府工作人员刘寒介绍,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各乡镇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将传统农耕与现代旅游巧妙结合,打造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放眼全国,从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到“文博+旅游”“非遗+旅游”等融合业态提质升级,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效益,加快数字赋能乡村文化产业。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